FAQs  
  Sign In  
  Home  
Thursday, May 2, 2024
Hedy's Planet
| | |
拂曉文壇 e-DAWN Articles 鄭傳海
鄭傳海

 

竹溪寺     -     鄭傳海   2014.05.19

 

小的時侯好玩,不安於室,無聊的時侯就喜歡跑到附近的竹溪寺遊蕩。每學期期末大考前一天放假也都會到廟裡的竹林下讀書。逛到大雄寶殿時並無特別感受,只覺得門口的四大金剛很有意思,各有形態表情。

直到去年九月才有緣到丹佛寺聽界靜法師講佛。 第一句聽到的就是「佛不可說」,心直口快的我馬上就問,既然如此那我來幹嘛?不料引起軒然大波,師父還未說話眾師兄師姊群起攻之,認為你這外教之徒來此攪局對師父大有不敬。倒是師父不動聲色答道:「不說是說不說,說是不說說」,「不來如來不來,來如不來來」。當時聽的似懂非懂,可是想到是否跟有個佛的名字有關。那天師父又提到整個佛理可歸納為四個字「性空幻有」。這是我第一次聽到,順手寫在手邊的講義上,不知為何師父馬上派坐在他旁邊的馬超,從桌頭走到桌尾來查我有沒有寫錯。好在沒錯。

之後在講禪的課堂上也說,禪是「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」。又來了,那佛門幾千幾萬部經書都該燒掉?說禪是生活,只要活在當下就好。可是又說要積德積福才得跳出六道輪回。後來繼續聽到「無住而生心,無心而成佛」。又說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。既然不取於相就可成佛,何必再去生心,再把心丟掉才能成佛,豈非多此一舉。後來又說「即心即佛」。轉來轉去隨便他怎麼說。愈說愈糊塗。到底要無心還是即心。從頭到尾全是矛盾。

有一天,突然發現,原來正如師父第一天所說,佛理終歸就是一個「空」字,所謂諸法空相,萬法皆空。唯要瞭解這空則需要一翻思考,思考過程中又跟「有」有關。答案就是「性空幻有」。而且還就是由矛盾而來的!信不信由你!你可能會問,為什麼? 佛家的空是由無住而來,無住於相是勸人不要執著於世間百態,任何執著都是相對的,都是衝著對方而來,若能無住,失去執著,就沒有對方,就如一不二。如此自然瞭解這麈世上之事,皆如鏡花水月,過眼雲煙,都會過去,如夢幻泡影般虛無飄渺,如露般短暫,如電光般瞬逝。夢幻在時像真的一樣,夢幻過去又一切成空。 空的本性無法捉摸,卻在如真的夢幻醒來的那瞬間剎那才發現這本是一場空,才找到空。想把這瞬間停止下來以便仔細咀嚼品嚐這空的深意,它卻不等你,你也留祂不住。難保不進入又一個夢幻。如此生生不息,永無止盡。所以我們生活在這夢幻的世界,若能遠離執著隨遇而安,方能捕捉那瞬間的剎那,那剎那的永恆。

所以「本來無空,幻夢即生有,幻有才悟空,悟空則遠離執著度一切苦厄,還我本性自由自在。」所以「性空幻有」,「空有一如」。 不是這個世界充滿了矛盾,是它本身就是個矛盾,什麼都是相對的。如何放棄對立,放棄執著,歸一不二?想要抓住那瞬間的剎那,那剎那的永恆?動作可得比剎那更快才行,有什麼可比剎那間更快?唯一念之間。「一念無住,即心即佛」。

難怪每次我說東師父就說西,我說西師父就說東。原來根本沒有東西,所以我說什麼都錯,師父說什麼都對。反之亦然。不說是他說不可說,說也是為不說而說。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生矛盾」。從來沒見佛來過,但佛在心中,不來如來是名如來。頓然醒悟。

無空 二〇一四年四月四日

註1:感謝王萱「也談究竟槃」一文,給我許多啟示。
註2:三人行必有我師,BB, 王善,郎狗,海蒂,江寧,王萱,都是我的良師益友。謝謝你們的幫助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這篇寫完己一個多月,現在想想既要隨心所欲,也不該怕同學們見笑。
傳海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真無空兄  

提起竹溪寺,似乎回到附小童年時刻。對全班都已65歲的我們,年少時光真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啊!

王萱